


【热文头条】《怀念恩师徐竞存先生 》周京霞/文
点击量:137 编辑:2025-09-07 10:16:52
怀念恩师徐竞存先生
---周京霞
豳风七月,心如流火。
听闻恶耗,泪飞如雨。上次在简牍博物馆重逢巧遇,于今又已经年,几番与肖师兄相约来聚,因事未果,正欲教师节再约,竟已成永别!
哀伤不已!总以为来日方长,却不知时不我待!徐老师待我像自己的孩子。那些我年少时她手把手教我、耐心指导我尽情歌唱的日子,那些我毕业后欢聚时,师尊温如暖阳的鼓励和一如继往的关怀和教诲,以及她如数家珍的人生哲理对我的启发和鼓励。
此生难忘。徐老师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艰辛的学艺之路,每前进一步,都与之紧密相联。
每当耳边响起熟悉的旋律,总会想起我敬爱的徐竞存老师——这位领我步入声乐殿堂,用一生品格照亮我前行路的恩师。如今她虽已驾鹤西去,但她的音容笑貌与谆谆教诲,早已刻进我的生命里。
她是课堂上的严师:治学严谨,雕琢每一个音符
徐老师的声乐课,从来容不得半分马虎。初学时我总在气息运用上犯难,她没有急着教花哨的技巧,而是端着一盆花,到琴房一边说一遍打手势:“你闻,这花香是从泥土里冒出来的,吸气要像闻到满园花香,从丹田升起,沉而不僵”,她一边示范,一边用手轻轻按在我的腰腹,“感受这里的起伏,不是胸口浅浅一吸就行了”。 每次练声,她的耳朵比调音器还精准。听出我哪里气息不稳,哪个音符带着杂音。那天,她陪着我反复练了二十多分钟的基础气息,直到汗水迷蒙了眼睛,顺着额头流到了耳根,浸湿了我的后背。才笑着递给我一杯水,说:“京霞,这才对了,我们的气息稳了,声音才能站得住。来,现在才可以唱歌了。”那天学唱《茉莉花》感觉非常好,徐老师还教了动作,一边唱,一边表演,兴致很高。
在往后的学习中,最难忘,徐老师在我学唱《牧羊曲》时,不厌其烦地示范,我为了追求声音的亮度,忽略了气息的支撑,她当即打断:“唱歌不是扯着嗓子喊,就像盖房子,根基不稳,再华丽的屋顶也会塌。”我常望着她出神,她皮肤白皙细腻、声音婉转动听。眼睛清澈明亮,温柔如水,闪烁着爱的光芒,充满着无穷的智慧,仿佛能驱散世间所有的忧愁。
最难忘,徐老师在我学唱《红梅赞》时,我为了飙高音刻意扯紧嗓子,刚唱到半句就被她打断:“唱歌不是比谁嗓门亮,是比谁的声音能‘站得住’—— 气息是根,根扎得深,声音才能长得高。”
最难忘,徐老师在我学唱《故乡是北京》时,徐老师逐字逐句地为我抠正音和表演。她最讲究“字正腔圆里的魂”。她一边弹琴,一边示范“你听,走遍了’走字要立得住,舌尖轻轻顶上颚,像老北京胡同里的门墩,稳稳当当;韵母要收得圆,像抚摸铜质的门环。‘了’字收尾要带点余味,像鸽哨划过蓝天,拖得长却不飘。”我总在“潭柘寺的松”这句跑偏,她就握着我的手按在她胸口的第二个纽扣:“感受这股气,从丹田托着字走,每个字都得像串在红线上的珠子,颗颗分明又连成一串。”
唱到“京腔京韵自多情”那句, 我总把“韵”字唱得太冲,她就要我想象咬着一口苹果:“你咬一口试试,是不是先含着,再慢慢嚼出味儿?‘情’字也一样,得让听的人觉得这滋味是从嗓子眼里慢慢溢出来的,不是硬塞过去的。”
她不厌其烦地把“情”字掰开来教我,像老面师傅揉面团似的,揉得绵密又有韧劲。“你看,这‘情’字不能直愣愣抛出去,要以情带声,得先含在舌尖,气从牙缝里慢慢渗出来,像和面时一点点加水,让那点味儿在嘴里转个圈。”
看她示范时,下巴微微收着,嘴唇轻轻抿出个圆,“‘情’字起头要软,像捏着面团的边儿往里拢;中间要匀,气息托着字慢慢发,别使劲;收尾那点余韵,得像揉好的面团醒着似的,留点儿劲儿在里头,让人咂摸出点甜。”
练到后来,她又让我对着镜子唱,自己站在旁边,微笑着说:“京霞,你既然是北京生的,又取了这个名,这会儿你不是在唱歌,是声情并茂地在给人讲北京的故事——胡同里的吆喝、檐角的铜铃,都得藏在字里。”
我开始不理解,在后来学习的的某一次课上 当我终于把那句“夜市上的灯”唱得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她笑着点头:“这就对了,字正腔圆不只是规矩,是情感更佳的抒发所在。
“甘美芬芳故乡情”我终于唱出那股子“揉面”的劲儿,她眯眼听着,特别高兴地说:“这就对喽,京味儿的‘情’,就得这么唱,胡同里的烟火气就藏在这慢慢悠悠的感觉里,也像胡同里的夕阳,不烈,却暖得人心头发烫。”是让听的人闭上眼,就看见你心里的故乡。”
她是课下的慈母,嘘寒问暖牵挂我的每一步成长。
那时,我利用周末和寒暑假跟随徐老师学习声乐,我家和徐老师家相隔几百里,为了方便学习,有时要住在旅馆里,后来有一次回家途中,在车上遇到了抢劫的歹徒,徐老师知道后,特别担心,父母也索性把我转学到了师大子弟高中。
寄宿在麓山南路,一遇到下雨天,她就留我在家里吃饭,炖一锅热腾腾的鸡汤,听我讲校园里的趣事,也听我倾诉对未来的迷茫。“你嗓子条件好,但光有天赋不够,得清楚自己想走什么样的路。”她一边给我夹菜,一边轻声说,“青歌赛是个机会,但别把输赢看得太重,重要的是在舞台上提升自己的状态,找到自己的声音,。”
有一次我因为练歌太投入,淋雨、感冒了,嗓音嘶哑,她听出来后关切的说“傻孩子,勤奋学唱也得注意身体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嗓子是歌唱的本钱,方法是利息。我们不能挥霍歌唱的本钱”她站起来,摸了摸我的额头,眼里满是心疼。立即拿出录音机,一边播放《洪湖水浪打浪》一边示范表演身段。把声乐课改成音乐欣赏课,临走还往我书包里塞满苹果和香蕉。
那些日子,她的关心像春雨般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她是毕业后的引路人:关心近况,传授处世之道
2000年9月,我辞去在郭兰英艺术学校的工作,去北京求学,临行前,看望徐老师,她非常高兴,
还给我写了一封亲笔信,推荐去学校找邹文琴老师,我怯生生去琴房拜见了邹文琴老师,她的琴房外站满了等她上课的学生,但她一听说我是徐竞存老师的学生,她马上热情地接待了我。看得出她对徐老师也是非常敬重的。。。
经过不懈的努力,我终于考上了中国音乐学院成教部,分配到马秀云老师门下,从此走上了新的歌唱道路。徐老师依然牵挂着我。每次演出和比赛前,她总会在电话中叮嘱我:“上台别紧张,就像在咱们教室里练歌一样,放松心态,把最好的状态展现出来。”演出结束后,她也会第一时间问我情况,为我的进步而高兴,也会指出我表演中的不足。
毕业后,回到湖南不久,我因为工作上的一些事情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该如何抉择。向她倾诉我的烦恼。她耐心地听我说完,然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京霞,人生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你爱好广泛,积极又热情,选择机会也多,别害怕!艺术是相通的,跟着自己的内心走就好。但记住,无论做什么选择,都要坚守自己的初心,做人真诚,做事踏实。”她的话让我醍醐灌顶,坚定而充满无穷的力量。
敬爱的徐老师,您是我声乐路上的启蒙者,更是我人生路上的导师。您的严谨治学、您的平易近人、您的谆谆教诲,我会永远铭记在心。虽然您已离我们而去,但您的精神会一直激励着我,让我在歌唱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做一个像您一样正直、善良、有追求的人。愿您在天堂一切安好,我会永远怀念您!
临江仙·
挽恩师徐竞存先生
---周京霞
琴键无声思不尽,频翻旧照忆犹新。
当年亲授不辞辛。
艺坛传雅韵,桃李各芳芬。
一阕离歌肠欲断,明灯虽烬火仍薪。
感师恩重永钦尊。
仙阶应有曲,长慰故园春。
挽恩师徐竞存先生联
---周京霞
上联:
艺坛播乐韵,数十年躬耕,桃李盈门皆馥郁。
下联:
歌苑授高风,千万里传薪,芳名继世亦悠扬。
横批:德范长存
此生难忘。徐老师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艰辛的学艺之路。
师恩永忆。万浯千言难诉尽,铭感五内,万分不舍语唏嘘。
我将不负师恩!以传承和发扬民族声乐艺术为已任,像徐老师一样,成为传播民族声乐艺术不遗余力的好老师。
20257月20日
来源:大众原创诗词曲网刊
编辑:宋雨诺
编审:董宏
监制:马和平

投稿微信:15735585487
投稿微信:17835659479

投稿微信:15735585487
投稿微信:17835659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