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征稿件】《乡村路》的作家吴乔德是【大众原创诗词曲网】签约作家
点击量:90 编辑:2023-02-10 17:10:33
【应征稿件】
乡村路(外一首)
吴乔德(云南曲靖)
/癸卯正月
一条笔直宽阔的大道
面呈六车道,道间双行绿色逶迤
遮天蔽日,两边人行道中
还有伸向南北的一线弧线
人称盲人道。而夕阳西下时
两边锃亮的路灯,犹如梦境中的
天堂而美伦美奂——
上年的说,这是八辈子所修的福
年纪稍轻点的说,这就本该如此——
谁叫我们福份呢
年纪更轻一点的说,现在不用跑城里
求个外卖,买块尿尿布,甚至于
买点笔墨纸张,分分种就搞定解决
但不知怎么,而我的思维,甚至
在我的梦境中,常常映像到的,却是
当年那些画面:路是又窄又弯又长
大凡赶集进城,皆要半夜启程而
天大亮才能抵过。如果是雨天
更是难堪,除了带雨伞寻马车,还得
拖一身疲惫,一身泥水的
春步
在我的潜意识中
渐渐感到,律循的伟大,而不可一世
自大寒过后,空气的新鲜程度
非同往日。大地呈现的阳光
也雪亮雪亮着的。然而
到了立春时节,更是情调
浓烈欢快。不知怎的,原先穿衣戴帽
的习惯一反常态。此时
我问冬,冬未回答
我问春,春也不答
参观举人村
一条逶迤的山村小道
从日照的西域伸向日冉的东方
几块指路匾牌明示着
去武举人文举人的宅址
特别在匾牌左下角
注释着的非遗认定部门
却赫然标明,有国家住建部级及
地方县级政府的字样,于是我们
知道这个举人村的份量和内涵
不是简单划一
当我们步入村中休闲亭榭处
红釉鲜亮的长廊,和一幅讲述
今昔变化的楹联,基本诠释了
这里的当年今天,为作深层了解
亭阁中几位休闲长者,逐一回答了
我们的请教。当我们欲前往
该村理事会再作周全素材时
在一个圆圆的月宫中央
一位衣着红色清洁装的长老
又十分客气地介绍了他心中
储存的今昔。于是,心中有了主题
我欲将这个不同寻常的举人村的
一段厚重历史讲述给我的后人
作者简介:
吴乔德(曾笔名积德、夏耕)。七十年代参加工作。曾从事过煤炭、建材、财务、基层管理和专职厂工会宣、教工作。七载专职厂报主编。2008年参加区、市老年书画诗词协会。随后,加入省云南诗词、滇联、南社研究会为会员。2016年在恩师指导下出版发行个人《耆龄诗文集》。诗文小辑分别载入《南学歌吟》《甲午风云》《锐眼看世界》《麒麟诗词选》等著作。

投稿微信:15735585487
投稿微信:17835659479

投稿微信:15735585487
投稿微信:17835659479